|
塑料模殼特點及工藝密肋樓蓋(塑料模殼)結構形式: (塑料)現澆密肋樓蓋由建筑模殼、現澆肋梁、現澆疊合三部分組成。塑料模殼作為肋梁的側模和疊合層的底模,與現澆部分共同受力后拆除。由于塑料模殼內表面光滑平整,可省去后處理裝飾、抹灰和吊頂工序。 容大塑料模殼的主要特點: A.塑料模殼整體性好、強度好、尺寸穩定、表面硬度高、耐磨擦、易清洗,每個模殼可承受1000kg以上重壓,能承受各種施工荷載。 B.塑料模殼以塑代木,耐熱耐寒、抗老化、光潔度高,可反復使用50次以上,溫度適用范圍大,可以在-20℃+60℃氣溫條件下施工。 施工方便,加快施工速度,支撐操作簡單,對操作人員技術等級要求不高,有利于組織施工,脫模容易。一般情況下,澆灌混凝土12-15天后即可拆除模殼。 C.脫模后,外形美觀新穎,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墒∪サ蹴,后處理簡便。 D.采光明亮,安放在藻井內的照明裝置能發出令人心情愉快的射光,創造良好的空間環境。樓板的每個藻井都起到吸音作用,減少外來噪音干擾。 一、一般規定: 1、用塑料模殼加工密肋樓蓋, 應首先滿足現行國家通用設計、施工技術規范或規程的技術要求。 2、除了規范規定的一般技術要求外,塑料模殼施工還應滿足該工藝的專有要求。 3、對使用塑料模殼的施工和設計,國家和地方有相應的技術規程。應以此做為施工的指導性文件。 4、國家及各地方都出版了塑料模殼密肋樓蓋的標準圖集,可以此作為參考資料。 二、施工工藝流程: 前期施工準備——架設模板的支撐系統——鋪設模板(滿鋪或條鋪)——彈面肋梁定位中心線——綁扎框架梁鋼筋——擺放塑料模殼——管線預留預埋——綁扎肋梁鋼筋及現澆板鋼筋——澆筑混凝土——養護混凝土后拆除模板及塑料模殼 三、施工技術要點: 1、施工準備階段: 模板鋪設完成后,對塑料模殼密肋樓蓋施工工序的準備工作包括: 熟悉圖紙、如有問題應與設計人員或模殼廠家技術人員及時溝通。 對進場的塑料模殼型號規格進行清點統計,及時清除損壞和嚴重污染的塑料模殼。 備好模殼之間的填充物,如竹膠板、木條、擠塑板條等。 備好防止漏漿的膠帶紙或價格較低的防水油氈紙,噴在塑料模殼上的脫模劑等。 備好相關的機械和手工工具如:搬運塑料模殼用的吊籠、木工手槍鉆、鉗子、云石鋸、固定填充物的小釘子等。 2、鋪設模板階段: a.塑料模殼密肋樓蓋的支撐系統按一般樓蓋要求即可。支撐系統架設完畢后,先鋪設框架梁的模板,最后架設塑料模殼底部的支撐系統和鋪設塑料模殼的底模板。 b.應按一般施工規程確定或按圖紙要求確定模板是否起拱以及起拱大小。 c.彈畫肋梁定位中心線,按照圖紙對塑料模殼(或肋梁)的布置,在模板上彈出肋梁中心線,應保證彈線的清晰準確。 3、綁扎框架梁鋼筋:框架梁的鋼筋綁扎按普通框架梁常規要求即可。 4、模殼擺放階段: a.將塑料模殼吊運到模板上,均勻分散堆放以避免局部過大的荷載。 b.擺放塑料模殼應二個工人同時抬放,按彈好的網格準確就位。就位后應隨時檢查塑料模殼底部與模板頂面是否接合緊密,應避免出現較大的縫隙。 c.塑料模殼擺放完畢后,用竹膠板、木條、擠塑板條等填充物把模殼之間的縫隙填實?捎眯♂斪影烟畛湮锕潭ㄔ谀0迳弦苑乐固畛湮锫N曲,此措施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塑料模殼在混凝土側壓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 d.塑料模殼鋪設完畢后應安排專人對此工序進行檢驗,以確保肋梁的平直和肋梁斷面的均勻。在緊貼模殼四角部現澆位用膠帶紙密封在模板上。 5、鋪設管線及預留預埋: a.水平鋪設的電管、暗盒等應盡量布置在模殼頂部的現澆板內。塑料模殼拆除后暗盒露出。 b. 豎向的水管、暖管及豎向管井等應盡量布置在梁、柱周邊樓蓋的實心混凝土區域內。 混凝土澆注前,應在塑料模殼表面均勻刷涂或噴涂脫模劑。不應漏刷也不應在肋梁底部存有脫模劑積液。 四、肋梁及現澆板鋼筋綁扎: 1、綁扎肋梁鋼筋時,為了保證肋梁尺寸的準確預先用直徑10mm的鋼筋按照肋梁截面凈尺寸焊成井字形支撐馬凳。馬凳沿肋梁均布,約2m設置一道。 2、肋梁鋼筋綁扎完畢后應拉線檢查并調整鋼筋籠子的位置,保證鋼筋籠子的順直與位置準確。 3、要注意肋梁雙向鋼筋交叉位置的正確,保證同層同向,減少鋼筋的重疊,保證肋梁的有效設計高度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4、現澆板的頂部鋼筋都在肋梁主筋上面,一般不存在與肋梁主筋的交叉問題。 五、澆搗混凝土階段: 1、泵送混凝土的泵管應盡量架設在框架梁的位置。如無法避免在塑料模殼頂面上架設泵管,則應在泵管下鋪設彈性緩沖墊(如廢舊輪胎等)以減緩泵管對模殼的沖擊,減少位移。 2、當密肋樓蓋結構總高度大于600mm時,按照施工規程要求應分層澆注混凝土(規范規定是澆注高度大與500mm時應分層施工),以防止模板變形和產生混凝土缺陷。應嚴格確定在不同氣溫條件下和不同混凝土品質情況下兩次混凝土澆注時間間隔。 六、拆除塑料階段: 1、達到混凝土養護期后,先拆除模板支撐并清理現場。保持地面干凈是為了防止塑料模殼下落后被地面上的鋼管、鐵釘等雜物戳碰造成損壞。 2、為了方便塑料模殼的拆除,施工方可以搭建活動工作平臺。平臺尺寸約1.5x2.0m,高度根據現場情況確定。 3、為了防止塑料模殼下落時與地面沖擊造成損壞,可以在地面上鋪設軟墊子(如草苫、毛氈、廢舊輪胎等)。 4、拆除塑料模殼的順序是:先將模殼之間的填充物拆除,然后二個工人同時把撬杠伸入塑料模殼兩側中間位置的法蘭邊內撬動。隨著撬動模殼會慢慢松動脫落。 5、嚴禁直接用肋梁底的混凝土作為撬杠的支點,而是應該在撬杠底墊上木塊進行撬動。 6、拆下的塑料模殼應先落在工作平臺上,在從平臺搬運到地面上。 7、其他注意事項: a.應嚴格防止塑料模殼接近火源,做好防火措施。 b.應對拆除的塑料模殼進行及時清理。 c.塑料模殼拆除后應盡快碼齊堆放在指定位置,應避免塑料模殼直接漏天堆放,因為紫外線對塑料有強烈的加速老化作用。 d.塑料模殼進場后,承租方與出租方雙方立即驗貨,開具收到條并簽字蓋章。 e.周轉性模殼型號齊全,可根據客戶要求制定型號,保證滿足客戶需要。 上一篇現澆空心樓蓋結構分析一般規定下一篇裝配式箱模技術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