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配式箱模技術簡介隨著地產的快速發展,可利用土地資源不斷減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筑規劃逐步“向地下要空間,向地上要空間”發展,因此帶來的結果是高層越來越高,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地下下挖深度越來越深,多層地下建筑充斥著整個城市空間。為了最大化追求經濟效益,開發商與設計單位也在不斷嘗試著新的建筑材料。在諸多技術之中!艾F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是一項正在推廣與普遍能接受的結構技術措施。 在我國建設部于1999年將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列為重點推廣科技成果,2004年又將該技術作為重點建筑施工技術進行了全面推廣。該技術作為建設部科學技術成果被國家列為高新技術研發(86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科技成果推廣項目。2005年2月1日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主編(現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程CEC175:2004)正式實施。2005年11月1日,建設部批準的05SG343“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標準圖集正式實施。國內經過10余年的發展在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多種形式的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芯模產品呈多元化發展趨勢,解決了結構長期無法實現板下無梁、大開間的問題。但是,如何實現樓板自重輕、抗震強、材質輕、防水、隔音、自動化生產、方便存儲和搬運、安裝方便一直是建筑工作者長期期盼解決的問題,也是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中難以解決的問題。與國家提出的節材、環保、節能型社會差距甚大。我公司研發的裝配式箱模有效的解決了上述問題。 裝配式箱,F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是在建筑樓板中一種全新的結構設計,依據先進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軟件對板受力分布情況進行計算分析,在不同應力分布變化區域及節點位置范圍內,最合理化的分布不同系列、不同形狀、不同規格的裝配式箱模產品,經現場澆筑混凝土形成整體性完好的樓蓋技術。 裝配式箱模其受力原理為正交雙向現澆工字型密肋空心樓蓋結構,在混凝土板中注塑成內部空間承力單元,形成現澆混凝土雙向網格密肋空心樓蓋,與暗梁或明梁、框架柱或剪力墻共同形成傳力明確的空間結構體系。此種技術與其他形式的空心樓蓋最大區別在于空心板內形成的工字型截面上下翼緣均采用現澆,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現澆正交雙向工字型密肋空心樓蓋結構。 裝配式箱,F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具有整體性能好、防水性能強、混凝土耐久性能佳、保溫、隔熱、隔音的優點,它傳承了現澆空心板、現澆空腹樓蓋、疊合箱網梁樓蓋、模殼密肋梁樓蓋的技術優點,更新了傳統的設計理念,突破了現有技術發展的瓶頸,得到了業內廣泛認可和大面積的應用,它以最前沿的空心樓蓋新的技術雄姿,引領“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時代新潮流。 |